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2025南粤优秀教师曹颖男:匠心育药学英才 潜心求科研创新

时间:2025年10月29日 09:22    作者:    来源:     点击:[]

她深耕药学教育十六载,以“立德树人”为舟楫,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育人华章;她以教学科研为炬,照亮抗肿瘤中药研究之路;她以国际视野为翼,搭建中外学术交流桥梁。2025年,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曹颖男教授获评2025“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其卓越的教育实践与学术贡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

深耕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质量

自2009年入职新华学院以来,曹颖男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积极践行学校“三早”教育理念,融合中山大学药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先进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作为课程负责人,她长期承担药理学、生物化学、生命伦理学等专业课程教学,致力于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取得突出成绩。

在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她虚心向潘敬运、陈汝筑等资深教授请教,与团队共同钻研,不断提升教学水平。2018年,《药理学》课程获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认定。她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后,引入国际先进的BOPPPS教学理念与Kahoot!互动工具,结合激越四段式、PBL等多种教学方法,深化多门药学核心课程改革。2020年,《药理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该课程获得“广东省省级药理学教学团队”认定。《生物化学》的混合式教学案例获评2021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省级一等奖。其教改成果亦在国际会议上展示,并作为分会场唯一的中方代表进行全英文报告。

在跨学科课程创新方面,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她联合药学、外语、医学公共平台等多学科师资,创设《生命伦理学》课程,引导学生应对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科技伦理挑战。面对跨校区授课和疫情等困难,她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授课,2022年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生命伦理学”课程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中的实施与探索》。2023年,《应用“激越四段式”教学法实现生命伦理学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获广东省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二等奖。

凝聚团队力量,共促学院发展

曹颖男教授积极投身学院学科建设、课程群打造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全院教师协同奋进,成效卓著。为推动学校药学专业与学科发展,她积极推动药学申报校级重点学科、省一流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建设专业,在学院领导指导下,与同事协力攻坚,常利用休息时间完善材料。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药学专业于2020年获批校级重点学科,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在课程群建设方面,她在学校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与全院教师共同推动药学院一流课程群与课程思政专业建设,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级教改项目以及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建设成果推动学院建成了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以及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在药学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她主持的人才培养改革项目《以“家-校-院-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构筑“三全五育”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于2021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学校的支持和全院教师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质量与考研率稳步提升,2025届药学专业升学率达11.7%,多名学子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

在跨学科教学探索方面,她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搭建多门线上线下混合式高阶课程,助力“逸仙新华班”跨专业学习,培养学生跨学科合作与创新能力。基于此探索,她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参与多项省级重大课题,相关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潜心科学研究,成果初显国际舞台

曹颖男长期扎根科研一线工作,在学院早期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她不辞辛劳,往返于多所高校借用设备开展实验。面对研究瓶颈,她反复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虚心请教同行。在陈家树和张素中两位院长的指导和支持下,她领衔开展的鸡血藤中药复方研究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获省级科研项目立项,“抗肿瘤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20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CN106237265B及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为鸡血藤中药复方在肿瘤治疗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和实验依据。与中山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理学课题组合作申报“新药成药性评估及药效学评价集成创新产学研平台”获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倾心关爱学生,助力成长成才

曹颖男关心学生的学术发展与专业提升。担任课堂教学任务之余,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1项,攀登计划2项、挑战杯2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指导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全英文分享。

她关心学生发展,积极组织校友交流,在学生考研、实习、求职等关键阶段给予及时帮助。逸仙新华班张同学有意考研,她热心帮忙为其联系导师和实验室,最终顺利考取中山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杨同学备考期间受伤,她多次探望,并协调同学解决复试交通与陪护问题,最终该生顺利被广州医科大学录取。李同学大四赴美完成毕业论文,她克服时差,常深夜通过微信沟通课题,在其研究遇阻时给予鼓励与指导,最终学生获美国西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硕士录取。

拓展国际合作,搭建交流桥梁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良好的英语能力,曹颖男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她自幼受家庭熏陶,在求学期间即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入职后,在学校“开放办校”理念指引下,她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依托优秀的英语能力与医药学科背景,赢得外籍专家信任,建立稳定合作。

自2016年起,她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药学院原院长Peter J. Little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血管病变炎症机制研究领域建立合作,受邀在中澳论坛作报告,并多次组织外籍专家来校交流,开阔师生视野,提升了新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与中山大学李周雷博士合作将分子影像技术应用于药物作用机制及评价。合作论文获40届IUPS2025国际会议墙报展示,获国际同行关注和好评。

她还借助中药研究积累,推进与韩国、新西兰、日本等学术机构在传统草药产品开发方面的合作,积极探索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十六年,曹颖男以深厚的育人情怀、坚韧的科研精神与开阔的国际视野,成为学子知识的引路人、心灵的守护者与学术的探索者。未来,她将继续深耕药学教育与科研,为培养更多优秀药学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国际化贡献更大力量。

新闻中心 药学院供稿

文/何宛桢 曹颖男

图/曹颖男

审校|李波

编辑|何宛桢

审核|陶强

Copyright © 2018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