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院系部动态
  •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2025三下乡丨线灵偶韵突击队:青春倾注五华木偶 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扎根生长

时间:2025年08月20日 12:43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奉献青春,2025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组建63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近800名师生奔赴乡村一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基础教育、农业推广、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高校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7月9日至17日,广州新华学院线灵偶韵突击队奔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提线木偶传习所,开展了为期9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传习所、研学提线木偶技艺、采访非遗传承人、开展实地调研,以及设计文创产品、创新新媒体宣传等多元路径,队员们深入探寻了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用青春的智慧与力量,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保护路径,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承艺:千锤百炼的匠心之道‌

“三下乡”首日,队员们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新贤的示范讲解下,初步了解了提线木偶的握线手势和操纵技巧。他们在尝试中屡屡碰壁,方才读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分量。舞台上木偶抬手投足间的灵动鲜活、一招一式的精准风采,无不吸引着队员们继续研习提线木偶技艺。

图1: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新贤讲解提线木偶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新贤讲解提线木偶

怀着这份热情,队员们选择以创新剧目《北京的金山上》作为初学课题‌,但频繁掉线、肢体僵硬成了最大的障碍,快节奏的旋律更让操控难度倍增。在传承人李伟平的指导和鼓励下,队员们迅速重振精神,反复调整握线手型、适应音乐节奏,最终掌握了正确的握线力度、调整肢体协调性等关键技巧,实现了木偶与音乐的和谐共舞。这次提线木偶学习不仅让队员们感受到操纵提线木偶所具备的精湛技艺,更通过亲身经历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动五华提线木偶实现创新性发展。

图2:传承人李伟平调整队员们的握线手型

传承人李伟平调整队员们的握线手型

‌察微:传承路上的荆棘与花

“希望我们五华的文化能被更多人知道,也希望我们五华能够越来越好。”实地调研中,五华县博物馆馆长张汉彬的一番话让团队成员们醍醐灌顶。那一刻,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五华人民对本土文化传播的热切期盼,也更加坚定了此次“三下乡”活动助力五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决心。

突击队员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传习所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拓展直播、短视频等数字传播渠道,不断创新编排现代剧目,但是受众仍集中在本地及小众爱好者群体,年轻一代关注度不足;资金有限与传承人短缺,更让向外教学难以拓展,人才断层风险隐现。因此,结合当代青年的观看需求创新新媒体传播路径与探讨五华提线木偶向外教学的可行性变成了团队成员们的关注重点。

‌破局:五华提线木偶的传承创新路

队员们深刻意识到,五华提线木偶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在传承记录方面,团队以创新视角开展多维度视频创作,从李伟平老师深入浅出的技艺讲解,到传习所里年轻人专注雕刻的双手特写;从木偶在镜头中轻盈转场的创意表达,到《北京的金山上》创新舞曲的现代表演——突击队成员们用镜头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桥梁。

图4:传习所工作人员认真雕刻木偶

传习所工作人员认真雕刻木偶

在文创设计方面,团队首先在视觉呈现上对传习所现有文创产品实现突破,摒弃传统简单的拍照抠图模式。选取《化子进城》中的县老爷等经典剧目角色进行二次创作,将原本写实的人物风格转化为灵动鲜活的现代动漫风格,使其更贴合当下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在此基础上,队员们结合传习所的需求及群众实用性需求,设计开发了系列的文创衍生品,包括活泼生动的表情包、精致可爱的挂件徽章、时尚实用的发夹,以及独具特色的IP形象,以年轻化表达拉近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的距离。

图5:线灵偶韵突击队设计的文创产品

线灵偶韵突击队设计的文创产品

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研学木偶技艺、关注其传承困境、创新传播路径、创新升级文创产品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近距离深刻感受了五华提线木偶的魅力,更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当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碰撞,五华提线木偶正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扎根生长,绽放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图6:线灵偶韵突击队全体成员大合照

线灵偶韵突击队全体成员大合照

线灵偶韵突击队供稿

文/徐依琪 陈伊琦 梁少凤 罗昕妍

图/线灵偶韵突击队

审校|郑晓颖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

Copyright © 2018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