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下乡丨锦绣高凉突击队:中西结合入高州,健康服务筑安康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奉献青春,2025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组建63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近800名师生奔赴乡村一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基础教育、农业推广、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高校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7月12日至18日,广州新华学院锦绣高凉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前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宝光街道,开展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路径研究”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突击队依靠“地方搭台、高校出力、群众受益”的联合机制,开展健康服务、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志愿活动,通过“中医理疗+问卷调研”的方式,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慢性疾病防控的作用。
广州新华学院锦绣高凉突击队大合照
深化校地联动对接基层需求
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枢纽,承担着政策传达、民生服务等多重职能,是三下乡队伍与基层群众需求对接的桥梁。为确保三下乡活动真正扎根基层,进一步了解宝光街道的分布概况,突击队与宝光街道办事处团工委负责人吴锡明针对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地点展开深入沟通为后续的各类活动在社区的规范、高效、可持续推进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突击队与负责人对接
深研中西诊疗实地观摩学习
为多角度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疾病防控的改善作用,明确临床层面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突击队前往高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在谢懋华主任的带领下,观摩中药理疗的全过程,了解艾灸、小针刀疗法等治疗方式的操作要点,为队伍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清晰思路。
此外,突击队前往中医科门诊科室和康复医学科治疗部进行参观,观察学习医生对不同疾病、不同体质患者的问诊技巧与理疗处理方式。
谢主任为突击队介绍小针刀疗法
健康服务社区调研直播并进
社区乡村是健康守护的前沿阵地,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提供专业服务,是提升基层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综合前期校地联动数据,突击队深入宝光社区、平江社区、观山社区、西岸村、北江社区、程村等6个社区,将健康服务送到老人身边,为当地老人送上贴心健康关怀。
活动中,突击队成员分工协作,一部分队员提供测量血压血糖、艾灸、推拿、耳穴压豆等健康服务,依据专业技能,为居民缓解身体不适;另一部分队员则聚焦“中医理疗后感受”“慢性支气管疾病评估”“相关的民间药方”等问题展开问卷调研,倾听居民的真实体验和健康诉求。在老人体验服务后,向其普及健康和中医理疗知识,帮助老人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掌握日常养生技巧。
突击队向老人进行健康宣传
在观山社区和北江社区,突击队还同步开启健康直播,通过镜头展示服务现场的艾灸推拿操作,讲解日常测量血压血糖操作和家庭艾灸注意点等实用知识,扩大突击队的服务影响力,吸引周边群众前往现场参与,同时借助网络传播推广中医理疗知识。
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一手数据将转化为调研报告的关键内容,成为优化社区健康服务的有力支撑,为后续精准化帮扶筑牢基础,彰显突击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担当与作为。
入户走访普及健康知识扎根
基于前期摆摊服务收集的相关数据,突击队锁定医疗条件相对滞后的西岸村和北江社区,针对性地进行入户走访调研。
在为当地老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突击队通过细致观察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老人居住环境及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健康方案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突击队通过入户走访为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家庭教授排痰技巧、有效咳嗽、肺部叩击等护理方法,以精准化的服务,将健康知识与技能送入群众家中,促进健康知识在基层的普及与扎根,让健康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突击队员教授排痰技巧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显著,突击队服务居民350余人次,收集有效问卷154份,深入75户家庭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直播吸引超2000人次观看、获赞超2万。宝光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特致感谢信,信中高度肯定队员做出的健康服务,赞赏其深入基层一线、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的精神,并期待后续一同共筑健康乡村。
此次三下乡,锦绣高凉突击队深入高州基层,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通过健康服务、知识宣传及入户健康指导等形式,将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注入乡村振兴。队伍将以“中医理疗+健康宣教”的新模式,让健康中国理念在乡村扎根生长,助力完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共绘健康乡村绚烂蓝图。
锦绣高凉突击队供稿
文/陈玉莹
图/李创城
初审|方晓丽
审校|黄俊辉
编辑|何宛桢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