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华要闻
  •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20th校庆]我校举办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展

时间:2025年11月17日 09:35    作者:    来源:     点击:[]

11月14至15日,广州新华学院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展在东莞校区顺利举办。学校党委书记郝登峰,副校长李毅,纪委书记、人力资源管处处长林源,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蔡映辉,党委组织部部长殷丹,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刘景毅,财务处处长黄荣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强,校工会副主席欧衍伽,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忱及各二级院系院长、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团属班主任,各二级院系团委书记、副书记、各突击队带队老师、学生代表出席,英德市九龙镇党委委员刘德文作为特邀嘉宾莅临指导,活动由学校团委书记代亮主持。

本次活动以“乡采集市”为载体,34支青年突击队携农特产品、IP文创、健康服务等硬核成果亮相,在市集烟火气中生动展现基层实践故事,架起校园与乡野的实践桥梁。

图片

广州新华学院2025年“三下乡”成果展合照

图片

党委书记郝登峰致辞

郝登峰书记围绕乡村振兴与育人实践,向全体师生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学生要争做乡村振兴的“追光者”,教师要成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者,各要部门做好“协同育人工程师”。随后,他结合个人经历,围绕“三下乡”中“下”的涵义展开思考。他指出,“下”不仅指科技、文化、卫生资源从城市流向乡村,更意味着人员、思想、情感真正深入基层、贴近农民。

在此基础上,郝登峰进一步提出“三上”理念,一是思想情感要“上”到党中央的要求高度,二是个人素质要在服务中“上”台阶,三是学校创新创业水平要通过实践“上”层次。他鼓励学生团队勇于创新创业,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真正做到“三下乡、三上来”。

图片

校团委副书记李梦华致辞

校团委副书记李梦华介绍,今年学校依托三全育人促进中心实践育人空间,孵化 “乡采集市” 品牌项目,以“采集、采风、风采”为核心搭建展示平台。本次市集实现两校区二级团组织共同努力,按六大实践模块系统布展,34支突击队紧扣专业特色,带来农特产品、IP文创、健康服务等丰富展品,全方位呈现“三下乡”实践成效。

图片

潮汕嵌瓷情景《给嵌瓷写一封“青春信”》

图片

直播专场《乡约青春・好物直送》

开幕式上,“潮”砌蓬勃突击队、揭美乡村突击队及艺路向汕突击队等团队呈现潮汕嵌瓷情景剧《给嵌瓷写一封“青春信”》,通过生动表演展现非遗传承热情;直播专场《乡约青春・好物直送》以现场互动形式,让观众们近距离感受乡村好物魅力与青年创业激情。这些创新形式既展现了实践成果,又激发了观众们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热情。

图片

广州新华学院2025年“三下乡”成果展现场

图片

2023级法学专业的柯韩佳表示,在实践过程中,她得到了学校和指导老师的支持。下乡之前,她们团队提前一个月前往九龙地区进行了预调研。通过与当地司法所及镇党委书记的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当地的具体情况,并据此及时调整了调研和实践的方向,为后续的深入调研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2023级会计学专业的李若如认为,在所有三下乡队伍中,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文创周边设计团队。该团队不仅展示了独具特色的菌菇酱,还详细介绍了各类农产品,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她表示,今天的活动氛围非常热烈,每个摊位都热情地协助“三下乡”活动的推广。因为参与队伍各具特色,类型多样,所开展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参观者能够了解学校每支队伍的具体工作,从而清晰地认识到整个“三下乡”活动的核心内容和展开方式,这让她感到收获颇丰。

图片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邢佳佳指出,本次“下三乡”活动恰逢学校二十周年校庆,目的在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深远教育意义。对外国语专业学生而言,这是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也让他们能向世界讲中国故事、为祖国发声。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促其投身实践、提升素质,既获当地赞誉,也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活动现场设置文创产品、农产品、非遗体验等特色摊位,校领导与师生亲切交流,高度肯定突击队成果,勉励同学们以青春力量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创新集市形式不仅展示了实践成果,更成为青年担当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话平台,彰显了青年在乡野间的成长蜕变。

图片

本次活动创新性地采用集市形式,全面展示了青年突击队扎根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是青年担当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展现了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的成长与蜕变。现场气氛热烈,各类特色摊位琳琅满目,涵盖文创产品、农产品、非遗体验等多个品类,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参与和高度关注。未来,我校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走向乡村、服务乡村,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校记者站 校团委供稿

文/代京云 高瑶 曹科颖 谭紫晴

实习记者:杜欣烨 潘梓滢

图/杨苡雅 陈静芸

采访/曹科颖 谭紫晴

实习记者:杜欣烨 武炳君

审校|代亮

编辑|何宛桢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

Copyright © 2018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